我是棠棣配资114查询网,一名历史爱好者,欢迎大家关注我,一起谈论古今中外的大势和历史的潮流。君子一生,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学习与交友!
徽宗在御笔中还留下了一个特别的指令,要求赵良嗣、周武仲和马扩等人同金人商议山后事宜时要力争到底,若实在无法争取,则另作打算。乍一看,这个指令似乎颇具务实精神,但其实其含义却显得相当模糊,这种话语中的含糊其辞似乎为宋朝在与金人的谈判失败时,提前找好了借口,也可能影响到宋使与金人的争斗强度和决心。
二月九日(癸已),赵良嗣等人赶在阿骨打指定的期限内,提前一天回到了燕京。十一日(乙未),宋使拜见金主阿骨打。在完成了必要的礼节之后,金国的谈判代表兀室、曷鲁等人来到了宋使的住处,双方再次坐下进行谈判。由于他们已经提前了解了宋朝赠送的《国书》内容,这次金人的态度显得异常和蔼。
展开剩余77%兀室说道:“本朝皇帝已知贵朝所许燕京税赋和‘岁币’的数额,十分欢喜,认为两国的大事已基本解决,接下来讨论的只是两国交往的礼数问题。”马扩见谈判气氛显得比之前几次的剑拔弩张更加温和,悄悄地提醒赵良嗣:“可以开始讨论山后之地了。”然而,赵良嗣却不愿意直接提及山后西京的问题,冷静回应:“这事可以慢慢谈。”
见此,兀室显然没有任何妥协的打算,直接回应:“西京在奉圣州时确实承诺归还贵朝,但龙图曾表示放弃,因此我们后来的谈判中,只涉及了燕京的问题。现在西京的事情不必再提!”兀室这一番话,将刚刚微弱开口的谈判希望之门迅速关上。
然而,马扩并不打算就此罢休,他果断地打断了赵良嗣的话头,坚定地反驳道:“山后西京本就是汉家旧地,早在两国海上之约时便已确定归大宋所有。贵朝曾明言燕京归宋,西京理应包括其中。这远离燕京的西京,贵朝如何占守?且听说贵朝有意将山后西京送与他国,不如归还大宋,显示诚意。”马扩的言辞强硬,令双方的谈判迅速陷入僵局,兀室等人愤然离去。
接下来的三天里,兀室和他的随行人员竟然一度没有露面,仿佛西京的议题和宋使们被冷落在了一旁,赵良嗣心中不禁感到焦虑和不安。直到十四日(戊戌),兀室和杨璞突然现身,告诉宋使们关于西京的最新消息。原来金朝认为西京之地虽然曾经过极大的艰难才被占领,但与其继续留给河西家和毛揭室家,不如归还宋朝,这样不仅能换取一些进献,还能展现大金的仁心。而阿骨打明确表示:“赵皇心胸宽广,愿意给予南朝额外的物品,而不求更多。”虽然表面上话语极为亲切,阿骨打的背后却隐藏着对宋朝领土资源的再次盘算。
当赵良嗣继续争辩时,兀室提议与更高级的长官粘罕讨论此事,接着,粘罕的出场让谈判氛围愈加紧张。尽管粘罕言辞间有些戏谑,但他很清楚宋朝的弱点,甚至开始放话称若谈判无法顺利进行,将准备在战场上与宋朝一决高下。尽管他可能并未立即动手,但这番话无疑让宋人感受到两国关系的脆弱与危险。
此时,赵良嗣并未与之争辩,而是让事情进展。粘罕和兀室带领宋使走向阿骨打的居所,商讨如何处理西京归还一事。阿骨打不仅请求宋朝承认金人对于西京的掌控,也提出了要求宋朝为其军人提供丰厚的赏赐。经过多轮争执后,金人最终同意将西京归还给宋朝,但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出了预期。
接下来的几天里,金使银术可一行人在东京展开了各种商讨。金使此行除了索要金银,还要求明确《誓书》的内容。这一过程中的礼节也显得格外重要,宋朝对金人的招待必须达到高规格,以展现双方的友好关系。而金人,尤其是银术可,显然对宋朝的宫廷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为此提出了诸多要求。
经过一系列的外交辩论,金朝终于同意了在四月十四日交割燕京及其周边区域,然而宋朝的收复却并不完全如意。燕京城被收回后,虽是空城,但依然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意味。宋朝在这次外交中虽然表面上取得了胜利,但其实它已经陷入了更深的困境。金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宋朝的控制与勒索,宋朝的政治领导层在这一过程中,甚至忽视了日益扩大的金朝威胁。
如同之前与金人的交锋,赵良嗣和马扩等人都深知金人的无尽欲望和精明手腕。宋朝的政策虽然看似有所进展,但实则深陷两国博弈的泥沼,最终陷入了金人进一步扩张的轨道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